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微信公众号
抖音

首页 科普知识

臭虫:家庭中的隐形威胁

信息来源:行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27 11:43:31 浏览量:171次

在城市的角落和家庭的隐秘之处,臭虫(Cimex lectularius)正悄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小型、扁平、无翅的昆虫,以其夜行性和吸血习性而闻名,常常在人们不经意间侵入家中,带来不便和健康隐患。

01、臭虫是什么?

臭虫(学名:Cimex lectularius),又称床虱,是一种小型、扁平、无翅的寄生性昆虫,主要以人类和其他温血动物的血液为食。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隐藏在床垫、家具缝隙、墙壁裂缝等隐蔽处。臭虫因其分泌的特殊气味而得名,这种气味在受到惊扰时会更加明显。

图片10.png

02、臭虫的主要特征

(1)外形:成虫体长约4-5毫米,身体扁平,呈红褐色,吸食血液后身体会膨胀并变红。

(2)生命周期:臭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雌虫每次产卵1-5枚,一生可产卵200-500枚。卵在适宜条件下约6-10天孵化,若虫经过5次蜕皮后变为成虫。

图片11.png

(3)活动习性:臭虫主要在夜间活动,依靠二氧化碳和体温寻找宿主。它们通常隐藏在靠近宿主的地方,如床垫、床头板、沙发缝隙等。

03、臭虫藏在哪些地方?

通过行李、衣物、二手家具等物品传播。

在旅行、搬家或公共场所(如酒店、电影院)中感染。

图片12.png

04、臭虫的危害

臭虫通过吸血和骚扰危害人类健康,多数人被臭虫叮咬后瘙痒难忍,有的还会发生虫咬性皮炎、红肿数日不退,甚至出现水疱,也可导致继发感染。若长期被臭虫叮咬,可造成贫血,产生神经过敏及失眠等症状。

图片13.png

一般来说,臭虫的危害比蚊子要小得多,不必太过恐慌。有些人被叮咬后的感觉并不强烈,不需要过度处理,红肿的地方过几天会消失。如果感觉非常不舒服,比如有过敏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需要提醒的是,被咬后不要用力抓挠瘙痒部位,皮肤破损容易引起感染。

05、如何识别臭虫侵扰?

(1)床单、枕套上出现血迹或黑色粪便斑点。

(2)皮肤上出现成排的红色叮咬痕迹。

(3)闻到类似霉味或臭味的特殊气味。

图片14.png

06、居家防治臭虫的方法

物理方法:采用真空吸尘器对臭虫可能的藏匿点进行彻底清洁,特别是床缝、沙发缝隙、地毯下等平时容易忽视的角落。所有可能被臭虫侵染的纺织物品,如床褥、床单、枕套、沙发套等,都应该被移除,并在60℃以上的热水中进行洗涤,或者直接放置在零下20℃的环境中冷冻至少2小时,这样可以确保杀死所有的臭虫及其卵。鉴于臭虫对温度和二氧化碳有趋向性,可设置特定的陷阱进行捕捉。

化学方法:尽管臭虫对包括拟除虫菊酯在内的传统杀虫剂产生抗药性,但加有增效剂的菊酯类产品对臭虫仍可起到较好的防效。臭虫对某些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呋虫胺等较为敏感。当决定使用化学方法时,务必从正规渠道购买相关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污染。对于只有轻微臭虫感染的住宅,单独使用上述方法或许能够解决问题。但如果臭虫数量众多,或者感染情况严重,最好寻求专业的消杀公司进行处理。

科普小贴士:预防胜于治疗,平时保持家居清洁,定期检查潜在的藏匿点,减少杂物堆积,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还能有效降低臭虫等害虫的栖身空间。




供稿:病媒科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