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种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中,沙门氏菌是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在世界各国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其中主要的就有因为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在我国,沙门氏菌引起的病例数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次的食物中毒案例是因为食物中被沙门氏菌所污染。
那什么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的存在于猪、牛、马、羊、家禽和鼠的肠道、内脏中。人体主要通过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而发病,其中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禽肉制品、猪肉、牛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等,由植物性食品引起较少,主要与交叉污染有关。
一旦食用被沙门氏菌所污染的食物,患者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其中受威胁最大的是老人、小孩及免疫力缺陷的个体。
该如何预防呢?
1.勤洗手,特别是在我们进食前,将手洗干净,防止因为自己手部细菌通过食物带进身体里面。同时,在接触完动物、生鸡蛋等存在带致病菌风险较大的物品时,及时将双手洗净。
2.食物要熟透再吃,特别是鸡蛋和家禽类食物,沙门氏菌怕热不怕冷,高温100摄氏度能将沙门氏菌杀死,或者60℃的水保持15分中以上。在冰箱保存的食物再次食用时,也应将其加热到100摄氏度。
3.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防止处理完生食的刀具、砧板等物品直接处理熟食,造成对熟食的污染。
4.如有身体不适,出现相应症状,例如:发热、恶心、呕吐等,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