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微信公众号
抖音

首页 重点实验室

开学季警惕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

信息来源: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发布时间:2025-02-19 17:11:21 浏览量:84次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进入发病高峰期。诺如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全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有什么特点?正值开学季人流量增多,家长和孩子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7fcf0560-dd06-4d86-98eb-7a9853f39236.jpg

一、发病季节及途径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一般适逢春季开学季,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也进入发病高峰期。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有时夏季会出现发病小高峰,以接触传播和食源性传播为主。

d471d500-6226-4645-bf95-8deadcd4a6e1.jpg

二、致病食品

生食受污染的贝类,受污染的沙拉水果、三明治、蛋糕等,或食品加工者感染病毒经食品传播给食用者,也可通过污染的水源、物品、空气等传播。

食品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途径,一是来自种植、养殖源头的污染,包括用含病毒的污水浇灌蔬菜水果、贝类养殖水域被诺如病毒污染等;二是食品在收获、生产加工、包装、配送、家庭制备等过程的任一环节操作不当造成的交叉污染,或者是诺如病毒感染者引起的人为污染。要了解诺如病毒污染食品的途径,首先要了解环境是如何被诺如病毒污染的。

8939b9a9-6aec-4eb9-9c34-27bc4a0630d2.jpg

三、易感人群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

f498a742-cd9f-499c-a92e-ab86d28ed7d9.jpg


四、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 24—48小时,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 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 2—3 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尽管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

85a08ee5-6200-47d3-af7f-473521578c45.jpg

五、对症处理

1.对症治疗:腹泻较重者,可予以止吐剂及镇静剂。WHO推荐的蒙脱石散剂用作腹泻的辅助治疗,对各种腹泻及新生儿腹泻有良好疗效。由于小肠受损害,吸收功能下降,因此应该给予富含水分的清淡饮食。吐泻频繁患者应禁食8—12小时,之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2.支持治疗: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可口服加盐的米汤、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者可接受静脉补液,注意补钾,酸中毒时予以碳酸氢钠纠正。具体药物的使用方式剂量以及治疗方案谨遵医嘱。

d93904c9-65d2-4b3c-a73d-d557f89eefb8.jpg

六、预防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注意: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标准的洗手程序。

(2)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喝开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 0℃—6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存活

(3)患病期间做好居家隔离

患者需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学生感染后需迅速通知家长带其就医或回家休息。患者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食品加工者、护工、幼儿园保育员等从事服务类工作的患者,症状消失3天后才能返回工作岗位。

(4)正确处理呕吐物与污染物

含氯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最有效。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用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在清理污染物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学校与托幼机构也可选择合格的一次性呕吐物应急处置包对呕吐物进行及时规范处置。集体单位打扫厕所和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外出就餐过程中一旦发生身体不适或明显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保存就餐发票、就诊记录等相关凭证,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

52fa5fc2-15ff-4081-a1f9-1b70780174a6.jpg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