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结束啦!神兽
但是!您放心让心爱的孩子们就这样毫无准备的回归校园吗?尤其春季正值流感、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外加春季早晚温差较大,气温起伏不定,我们祖国娇嫩的花朵应当如何抵挡来自病原体的侵袭?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咽痛、咳嗽、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发病前1天到发病后2天排毒量最大。
新冠病毒感染
由新冠病毒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可通过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以发热、乏力、咽痛为主要表现,部分轻症新冠感染者可能临床表现较轻,甚至呈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状态。
诺如病毒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俗称“冬季呕吐病”,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居多,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传染性强、耐受性强、容易变异、传染迅速、感染途径多,并且抵抗力强,能耐低温、耐酸,不容易杀灭。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 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最为常见,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发生4-7月份以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为易感人群的传染病。主要以发热和手、口、足、肛周出现疱疹为主要特征,传染性强,多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
个人和家庭如何预防?
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学校和托幼机构场所人群是流感疫苗优先推荐接种人群。一般推荐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接种,如果错过时间,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
保持居家卫生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
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减少人群聚集
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空间密闭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如果有人生病,尽量减少直接接触,避免和感染者共用餐具。
做好健康监测
家长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状况,留意孩子有无发热、咽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生。
不带病上学
如感染应及时就诊,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学。
学校和托幼机构如何防控?
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做好疫情防控储备
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学生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查因等工作。及时发现有流感样症状或者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储备一定数量的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和一次性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加强饮食卫生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提供安全饮用水,加强学校用水管网维护,做好饮用水水质检测,确保供水安全。做好食品原料和加工环节的监管,注意生熟食分开存放,彻底煮熟煮透,处理时砧板、菜刀等厨房用具分开使用。对厨工、保育员健康状况监测,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肠道传染病相关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工作,及时就医,杜绝带病上班。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
认真做好日常清洁消毒,科学规范处理呕吐物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日常清洁消毒与通风。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场所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至少半个小时。规范处理呕吐物和粪便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强化健康宣教
学校和托幼机构可借助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流感、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醒学生、教职工在外就餐时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增强学生和教职工的洗手意识,做好手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供稿:应急办、传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