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微信公众号
抖音

首页 健康要闻

打造新时代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 ——专访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龚建平

信息来源:行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31 10:25:32 浏览量:2825次

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近日,《健康中国观察》记者专访了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龚建平,现将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s_a7e5294dde2b4285a21c9caea88d811c.jpg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龚建平

《健康中国观察》: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提出了“四区四高地”的建设目标任务,请您介绍一下这个目标任务的具体内涵?

龚建平: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江西实践路径。省卫生健康委党组锚定“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在对标中央要求、结合江西实际、服务发展大局、顺应群众期盼的基础上,经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系统性论证,提出打造新时代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即打造中国式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区、全国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中西部中医药强省引领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高地、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高地、卫生健康事业产业融合创新高地、人口发展和生育友好高地。目前我委已形成“1+8+1”的政策体系框架,按照“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要求,分别明确了2025年和2027年的建设目标,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夯实健康之基。

一是突出“人民至上”,在健康惠民上作示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生育托育、看病就医、养老服务等“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实施一系列惠民政策,努力实现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聚焦打造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高地,重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卫生健康创新等4大能力提升工程,谋划实施了13个领域重大支撑项目,全方位、全要素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聚焦打造人口发展和生育友好高地,重点实施生育友好社会建设、托育服务提质增效、优生优育服务促进、老龄健康服务提升、家庭健康和发展促进等5大专项行动,构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是突出扬优成势,在打造标杆上勇争先。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有基础、有优势的领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更多江西经验、江西样板。聚焦打造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着力打造健康中国建设制度创新、共建共享、特色行动和地方标准的四大样板之地,健全健康优先的实施机制和保障机制,不断增进健康素养、提升健康水平、改善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持续贡献江西智慧与力量。聚焦打造全国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着力推动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之路,着力补齐补强发展要素不优、发展能力不强、发展效率不高、发展联动不畅、发展均衡不够等短板弱项,实现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革命老区省份前列。聚焦打造中西部中医药强省引领区,着力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扩容行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行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行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推广行动等4大行动,加快建成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治理体系,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贡献“江西方案”。

三是突出守正创新,在融合发展上走前列。坚持创新引领、笃行致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产业结构和治理格局,协同整体推进多元融合发展。聚焦打造中国式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区,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服务现代化、科创现代化、产业现代化、保障现代化等5大行动,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江西场景,让健康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聚焦打造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高地,牢牢把握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领域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着力打造公立医院精细管理、服务能力和外部治理等3大高地,加快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聚焦打造卫生健康事业产业融合创新高地,牢牢把握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产业升级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蕴含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建机制、抓创新、搭平台、强扶持、树品牌等5大举措,着力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创新协同高地和业态拓展高地,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省大健康产业产销值达到6000亿元。

下一步,我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咬定“作示范、勇争先”目标不放松,加快建设新时代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努力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健康中国观察》:2023年江西省政府“一号文件”印发《江西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前该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如何?有何特色亮点?

龚建平:为加快构建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群众新期盼、体现江西特色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今年1月11日,省政府以“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了《江西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并迅速召开三年行动计划的动员部署大会,谋划实施7大重点能力提升行动、28项重点任务、58个重点项目,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一年有突破、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目前,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的共同努力和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一是全方位推进能力提升。坚持项目引领,三年行动计划58个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实施,总投资超过232亿元,省内首个P3实验室即将建成,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主体工程年内全部完工,7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序推进,14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基本建成,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效果初步显现。坚持重点突破,全面加强“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省老年医院和5个设区市老年医院挂牌运行,全省县级产前筛查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7个,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全要素推进内涵建设。注重战略合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面深化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医教研产深度融合和创新成果转化。注重关键要素,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到2025年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别达到55个以上、200个以上和320个以上,全面实施“赣鄱名医”“赣卫培英”“首席公卫专家”“学科领军人才”“科研创新团队”和“复合型医学人才”等人才行动计划,积极营造引才育才聚才用才良好环境。注重信息支撑,印发《江西省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2023-2027年)》,加快推进“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加强部门协同、信息联动、数据共享,不断提高全省智慧卫健管理水平。

三是全链条推进责任落实。强化责任分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工作方案,以项目化、清单化形式细分为70项、121条具体任务,努力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参与、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化考核管理,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将三年行动计划关键指标纳入市县综合考核体系,以高效闭环机制保证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强化部门协同,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等重大项目资金投入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等支持,今年我省卫生健康领域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8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同时阶段性财政贴息贷款项目数量和贷款金额均位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我委将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全方位、全要素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切实把后疫情时代机遇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胜势,把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奋力打造新时代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高地。

《健康中国观察》:近年来,江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着力打造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请您介绍一下具体的经验与做法?

龚建平: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一盘棋”谋划、“一揽子”统筹、“一体化”推进,把健康江西建设摆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来布局,把保障全省人民健康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实施,深入开展健康江西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连续三年蝉联“健康中国行动优秀省份”。今年7月,史可副省长代表江西在2023健康中国发展大会上作了主旨演讲,健康江西建设经验积微成著。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高水平推进健康江西建设,我委提出打造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建设目标,研究制定了五年行动方案与2023年度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健康中国四大样板之地。

一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打造健康中国制度创新的样板之地。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重要机制开展课题研究,我省6项课题入围健康中国建设揭榜攻关名单,占全国总数的15%。探索发布《江西卫生健康发展报告蓝皮书》《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白皮书》,率先将健康监测评价主要指标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市县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率先开展健康江西行动重点市县建设活动,健全完善运行有效、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

二是以全民参与为目标,着力打造健康中国共建共享的样板之地。聚焦健康中国、优化人口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三大国家战略,积极推动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化双方在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出版《健康中国行动管理实践》《卫生城镇创建务实指南》等丛书,拍摄《生命至上——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从这里出发》历史文献系列片,全面总结提炼健康江西建设实践经验和创新探索。联合省民政厅等部门发布全国首个省级职业健康公约——《江西省职业健康公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劳动者健康的良好氛围。

s_102dfb6efeaf4ddeb45b5e5839f3d4ce.jpg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牵头开展打造新时代卫生健康现代化“江西样板”调研

三是以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健康中国特色行动的样板之地。在健康中国15个专项行动基础上,率先在全国推出中医药健康促进、家庭健康促进、“救”在身边等特色行动,大力实施富有江西特色的“15+3”健康江西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生殖健康促进、食品安全守护等特色专项行动,以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行动为总抓手,“15+N”健康江西专项行动为实施路径,努力构建“1+15+N”健康中国特色行动框架体系。

四是以地方标准为示范,着力打造健康中国地方标准的样板之地。发布全国首批7个成系列的健康细胞省级地方标准——《健康细胞建设规范》,为全省健康社区、健康企业、健康村、健康机关、健康中小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家庭建设提供遵循标准和实施路径。研究制定《健康江西行动考核评价指南》《健康体检质控评价规范》等省级地方标准,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富有特色的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地方标准体系。

下一步,我委将锚定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建设目标,继续在卫生健康现代化新征程上先行先试先为,努力把试点变成亮点、把先行变成先成、把试验变成示范,全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健康中国“江西品牌”。

《健康中国观察》:为进一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江西省卫生健康委下一步将构建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依托、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补充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高地,对于老百姓来说,会感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龚建平:健康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医疗卫生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看病难”问题已得到较大缓解,但在疑难危重病的诊疗水平方面和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这也成为我省医疗卫生工作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依靠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布局和提质升级。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就是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均衡布局;建设国家、省、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就是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提质升级。我想,对于老百姓来说,会感受到三点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是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群众跨区域就医将减少。从区域医疗中心布局看,我省7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既有省会南昌,也有省级次中心赣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部署在九江、吉安、宜春和抚州,分布形成南北合力,辐射全省的格局。从临床重点专科看,我省已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2个(中医类3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3个(中医类114个),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100余家医院。未来三年,我省将实施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每100-150万人口匹配1个省级专科建设项目,每70万人口匹配1个市级专科建设项目进行打造。通过有效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的影响力,形成区域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医疗服务“高地”,必将有效减少跨区域就医,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

二是医疗技术创新应用更加深入,疑难复杂疾病疗效将提高。我省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疾病谱变化,选择了与人民群众健康最密切、最急需、外转率最高的呼吸、神经、心血管、儿科、中医等主要病种,全面加强与中日友好医院等综合实力强劲的“国家队”医院合作,加快引进平移输出医院先进诊疗技术,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13项。我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扶强补弱、普惠发展”,重点提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儿科(新生儿)、麻醉、精神疾病等人民群众就医需求较大的核心专科能力和老年医学科、急诊、康复等区域内薄弱专科能力,推动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有效提高了我省重大疾病、急危重症、地方病、罕见病的诊疗水平。

三是我省医疗系统整体能效更加显著,群众就医获得感将增强。通过区域医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示范带动,人才培养和技术辐射,相关专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得到提高,有效提升了我省群众就医获得感。2021年全国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我省门诊患者满意度、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排名全国第9、第13。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7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开放床位5700余张。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绩效指标中,专科医师数、专科护士数、高级职称医师数、专科床位数分别增长5.99%、7.39%、5.41%、2.49%。医疗服务模式更加优化。MDT多学科会诊、加速康复、中西医结合、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模式得到推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我省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8.26日,同比下降1.31%;平均住院费用9907.27元 ,同比下降4.14% ;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其中孕产妇死亡率5.71/10万,婴儿死亡率2.93‰ ,同比下降16.0% ,均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5.7/10万、4.9‰)。

围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省卫生健康委将以提升我省医疗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实现医疗供给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方向,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为重点,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临床重点专科联盟“三体共建”,构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为人民群众提供网格化医疗健康服务,更好满足本地群众就医需求。

《健康中国观察》: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践行宗旨、为民造福”靶点,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暖民的实招,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贵单位开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

龚建平: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聚焦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主线,从制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患者看病就医最现实的地方改起,从人民群众“最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入手,以“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落实一批重点任务、建立一批长效机制、推进一批民生项目”为重点,摸清问题、找准症结、精准施策、优化解决,形成制度化成果113项,有效解决问题176个。

聚焦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积极回应民生热点,全力答好省政府交办的3项民生考题,目前均在有力有序推进中。其中,“落实婴幼儿入托补贴”项目,今年省财政厅将拨付近6000万元,对4.8万余个托位进行补助,将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调整至300元;“免费提供出生缺陷防控服务”项目已全面铺开,截至7月底,受益人数达63.3万余人次,完成总任务的48.48%;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项目,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启动,已累计为23万人次提供HPV疫苗接种服务,使我省成为第5个实现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的省份。

聚焦“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以实施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和基层特色科室建设项目、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项目、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评价项目、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为重点,着力加强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基层发热诊室、基层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确保推动实现“医防协同、补齐短板、均衡发展”。

聚焦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卫生健康现代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反映出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新时代卫生健康现代化“江西样板”、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1+15+N”健康中国支撑保障体系、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固化制度性成果25项,切实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持续增进民生健康福祉。

下一步,江西省卫生健康委还将持续在惠民利民的政策举措上出实招,锚定当前我委打造“四区四高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努力把主题教育实际成效及时转化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推进党的建设和党的卫生健康事业融合创新发展,以新时代江西省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助力现代化江西建设。

来源:《健康中国观察》2023年10月刊


(信息来源:http://hc.jiangxi.gov.cn/art/2023/10/30/art_38017_4647351.html)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