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微信公众号
抖音

首页 科普知识

这些“小黑点”咬人又痒又红又肿——科学预防蠓叮咬

信息来源:行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0-10 09:26:05 浏览量:167次

家人们谁懂啊,公园散步,没看到蚊子的身影,胳膊、腿上就被咬满了包。第一天红了,第二天肿了,持续又疼又痒了三五天,止痒药也不管用,难不成是被某种毒蚊子咬的?如果这个“包”又疼又痒,并且红肿的中心位置有明显的小红点,那罪魁祸首不一定是蚊子,可能是被像芝麻大的虫子——蠓(měng)咬到了。

01 蠓长什么样?

蠓虫俗称小咬、墨蚊、黑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长角亚目蠓科。目前全世界已知吸血蠓共4个属,即库蠓属、蠛蠓属、细蠓属和澳蠓属共1671种。我国现知有4亚科39属1020种。

1.png

02 形态特征与生活史

成虫体型细小,褐色或黑色,长约1~4mm。口器发达,为刺吸式。有丝状触角1对,共15节,每一节均成球状。胸背隆起。前翅短而宽,翅端钝圆,接近前缘的二条翅脉甚粗大,在静止时翅重叠覆盖于腹部之上。

蠓虫是一类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一般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完成整个发育大约需要一个月。

图片2.png

03 孳生习性

吸血蠓类的孳生地很广泛,可分为3种类型,即水生型、陆生型和半水生型。

库蠓幼虫主要孳生于静水、流水、淡水等各种水体或水质中,多数属于水生型或水陆兼栖;蠛蠓幼虫主要孳生荫蔽湿润疏松的土质,具有典型陆生型特点;细蠓幼虫主要孳生湿润的沙质土壤,海岸或内陆岸滩高咸的粘土、砂土中,属于半水生型。

图片3.png

04 吸血与活动

羽化的成蠓约2d后开始群舞、交配。雄蠓交配后1~2d便死亡,雌蠓可存活约1个月。吸血雌蠓必须以脊椎动物血液为食,才能使其孕卵正常发育。

根据吸血蠓成虫的群舞和刺叮活动的时间不同,吸血蠓可分为白昼和昏-晨活动2种类型。库蠓多数在昏-晨活动,日出和日落有2个吸血高峰期,晚间高峰更明显,对禽、畜舍有明显的趋向性且密度较高,活动于禽、畜舍周围20~30m范围;细蠓和蠛蠓是在白天进行刺叮吸血活动,每次刺叮吸血可持续3~5min。

热带地区全年成虫都可以出现,温带、寒带地区一般夏季7月左右是活动高峰期。

图片4.png

05 危害

总体而言,吸血蠓类不仅可以通过刺叮骚扰直接危害人、畜等动物健康;而且还能作为传播媒介,播散多种病原生物,对人、畜等动物产生间接危害。据报道,目前已从蠓体内分离或检测出寄生虫近20种,病毒30多种。

直接危害:蠓虫叮咬处,常出现红点或红斑,可引起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痛、痒等过敏性皮炎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丘疹性荨麻疹。当大量虫体侵袭时,还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因叮咬部位剧烈痛痒,抓挠使皮肤破损,还可引起继发性细菌性感染。

传播疾病:蠓虫可传播寄生虫病(如家禽住白细胞原虫病、盘尾丝虫病)、病毒病(如蓝舌病、奥柔普西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非洲马瘟)、细菌性疾病(如土拉弗氏菌病)。

2024-10-10 09-22-45屏幕截图.png

06 防制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

野外工作者或林区工作人员可佩戴驱避头网,常用的有避蚊胺头网和驱蚊灵头网或防蠓帽,加强对头颈部的个人防护;也可穿着用复方缓释驱避剂处理的工作服,或用驱避剂涂擦暴露皮肤。采用60目细密纱网或直径0.75mm及以下的纱网可阻挡蠓虫飞入。

2.被蠓叮咬后如何处理

立即用碱性溶液如肥皂水、氨水外涂,以中和蠓唾液中的酸性成分,减轻局部反应,被叮咬部位如果起泡,不小心弄破,要用碘伏涂抹消毒。使用皮肤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或含樟脑、薄荷脑成分的产品。若引起全身过敏性反应或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内服抗过敏药物。

3.治理孳生地

清除禽畜圈舍周围的杂草,暴露地面,让阳光直接照射,堵塞树洞,排除无用的积水或填平洼地水坑,必要时可喷洒杀虫剂。

4.化学防制

在吸血蠓高峰活动季节及一日消长的活动高峰时域,可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杀虫和热雾杀虫2种方法进行化学杀虫,其中氯菊酯、溴氰菊酯等化学杀虫剂的使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低成蠓密度。



供稿:病媒科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